二战英国和日本生死决战谁能打赢(日本节点是什么)
日本节点是什么,二战英国和日本生死决战谁能打赢?
二战是全球大战,每个战场都不能割裂来看,尤其是作为失道寡助的轴心国集团势力,他们的军事实力被各方势力掣肘,无法形成统一的战略,因此越到战争后期就越显得被动,是典型的“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案例。
(日本帝国二战时最大控制区域)
如果单独看待英国和日本,他们如果生死对决,谁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英国和日本都是典型的岛国地形,海军实力很强大,陆军实力一般。不过,我们需要看到,日本在二战前的国势蒸蒸日上,国民的精神面貌热烈进取,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国家。日本通过两次战争冒险,获得了大量的战争红利,成为亚洲最强国家,在东北亚、东南亚获得了相对优势的战略地位。这可算是日本的天时,在与英国决战时,日本的国运达到鼎盛。
其次,英国与日本的势力分界线在东南亚一线,如果爆发战争,可能的爆发地点即是东南亚。因此,日本的优势地位主要体现在本土作战环境的地利之上。日本在二战时拥有朝鲜、东北作为战略基地,同时拥有台湾(萨摩亚)作为前沿基地。日本本土的工业基地距离台湾也不算远,相比于英国的万里远征,日本能够就近支援战场,战争成本要比英国低廉得多。
(大英帝国全盛时疆域)
很多同学可能会认为,英国殖民地遍布全球,资源禀赋要比日本强大的多,怎么可能在东南亚比不过日本呢?还是那样一句话,远水解不了近渴。英国虽然有印度、东南亚能殖民地,可是英国的工业基地却在本土,纯粹的东南亚原材料基地无法具备工业的力量。英国当初即是因为在亚太地区实力不济无力应付咄咄逼人的俄罗斯帝国,不得不选择亚太地区的日本建立同盟。
最后,即是人和的因素,日本也占据了不少优势。英国作为世界殖民帝国,在很多地方采取了以夷制夷的策略,大量招收各地武装。英国的本土军队人数很少,大英帝国的军队更像是杂牌军,犹如一战时的奥匈帝国一样,一支军队里连语言都统一不了,何谈指挥?尤其让英国人难堪的是,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普遍存在带路党,而且为数不少。与此相反,日本执行的“亚洲人的亚洲”,“大东亚共荣圈”等政治概念极具欺骗性,在东南亚地区拥有大量粉丝。
(日本军队在东南亚)
同时,日本国内,在国运昌隆的表像下,日本国民空前狂热,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被极大调动起来。日本信心满满地走在建立大日本帝国的道路上,这在日本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距离大陆帝国如此触手可及,这种状态下迸发的战斗意志和热情是无法估量的。与此相反,英国虽然在历次战斗获得了大量红利,可是在霸主的地位上待的太久,英国的绅士们已经迷失在纸醉金迷中了,他们有太多的坛坛罐罐需要顾虑,已经步入了老大帝国的状态。
所以,尽管英国依旧有着世界霸主的体量和资源优势,但是这只能证明英国有着强大的战争潜力。战争潜力转化为战斗力,不仅仅是需要工业体系这么简单还需要时间。日本在与英国的决战中,在起初阶段,日本仍将是摧枯拉朽,把英国的坛坛罐罐彻底打烂,将英国赶入印度。随着战场正面的逐渐扩大,日本资源不足的劣势才会表现出来,最终日本会在印度的某个地区与英国形成对峙的局面。
在这之后,两国的势力达到均势,双方暂时都无力进攻,要拼的就是英国把殖民帝国的战争潜力发挥出来的效率与日本消化新占领土地“以战养战”的速度谁高谁低了。
相较于日本消化新占领区的资源“以战养战”,英国建立的殖民帝国的整合难度明显要小的多。日本在战时状况下经常“下克上”,缺少战略大家,日本的“以战养战”的策略难见成效。(二战时日本海军)
所以,长期来看,英国还是有机会翻盘,而且是越打越强。日本最好的办法,是在占据了东南亚之后,与英国进行海军决战,彻底打消英国的殖民地整合计划,逼迫英国求和,这是日本获得与英国对决的最大战略利益的唯一途径了。
不过,回到现实世界中,英国可打的牌比日本多的多,其中最大的变量就有英国的堂兄弟美国。日本在二战中,可以与之相拼的牌即是希特勒的德国打残了英国,拖住了美国,从而给日本创造出战略窗口。然而,即便如此,山本五十六也只是说日本的战略窗口只有六个月时间。
作为小国,日本已经尽了很大努力,也达到了不低的成就。但是,如果想再进一步,日本除了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需要有战略家。可是,精明的日本人却从来不出产大道无形的哲学家。这可能也是日本的宿命吧,精于世故,短于机谋。
918事变和77事变的历史地位?
1. 918事变和77事变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2. 918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侵略。77事变是指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这两次事件都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3. 918事变导致了日本对东北地区的占领,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国力,同时也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抵抗和反抗。77事变则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开始,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这两次事件都是中国人民抵抗外敌侵略的重要节点,对于中国的民族觉醒和国家独立具有重要意义。4. 不仅仅是两次战争的开始,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次事件的发生和中国人民的抵抗奠定了中国在二战期间的地位,也为中国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这两次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日本大中少佐等于中国军官什么级别?
所谓的大佐、中佐、少佐是日寇二战结束前的军衔。当时一个齐装满员的联队大约有3500多人。
1、陆军:分为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六等十六级。所谓准士官即准尉,下士官即军士。
按日文称谓其十六级次序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士官(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2、海军:分为将官,上长官(同陆军佐官),士官(同陆军尉官),准士官(准尉),下士(军士)和卒,计六等十八级。下士官以上的等级与陆军相同,而兵的等级较陆军多两级,分为一,二,三,四,五等水兵。
战后日本自卫队军衔称谓的变化:
与旧日军有所不同,将官分为将一,将二,将补。分别相当于上将,中将,少将;
佐官称一佐,二佐,三佐;分别相当于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称一尉(上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
曹士称一曹(上士),二曹(中士),三曹(下士),士长(上等兵),一士(一等兵),二士(二等兵),三士(三等兵)。
1970年增设准尉,1980年又增设曹长(即军士长)。目前,日军官兵的军衔共有六等十八级。
日寇大佐相当于中国军队的什么官?
先看看当时日本陆军的职务编制以及军衔配制:
陆军大臣——元帅、大将;
陆军参谋长——元帅、大将;
总军(1945年计划编成,未及实现即投降,相当于方面军)司令官——元帅、大将,
总军参谋长——大将、中将;
军(集团军)司令官——大将,
军参谋长——中将;
方面军(军)司令官——中将,
方面军参谋长——少将;
师团长(师长)——中将,
师团参谋长——少将、大佐;
旅团长(旅长)——少将、大佐,
旅团参谋长——大佐、中佐;
联队长(团长)——大佐、中佐;
副联队长(副团长)——中佐、少佐;
大队长(营长)——少佐、大尉;
中队长(连长)——大尉、中尉;
小队长(排长)——中尉、少尉;
司务长——准尉、曹长;
小队副(副排长)——曹长、军曹;
分队长(班长)——军曹、伍长;
组长——伍长、上等兵。
综上,因为军衔与职务的配置不是完全统一的,原则上大佐军衔的军官,相当于旧中国军队的上校,旅长。高配时,职务可以是师团(相当于旧中国军队的师级)参谋长,低配时,可以是联队(相当于旧中国军队的团级)长官。中佐、少佐以此类推。
二战时期,欧洲、日本的作战部队主要都是以师为基本单位。日本的师叫做师团。虽然上面还有军、方面军等等。不细讲甲乙丙丁师团那么复杂,一般的四四制甲种常备师团战斗编制如下:
1. 师团(师级)
师团长一般是中将军衔,一个齐装满员的师团大约有20000多人。
一个师团含有:
师团司令部;
2个步兵旅团(旅级);
1个工兵联队(团级);
1个骑兵联队(团级);
1个炮兵联队(团级);
1个辎重联队(团级);
1个师属通讯队;
1个师属卫生队;
1个师属勤务队;
1个师属野战医院。
2. 步兵旅团(旅级)
步兵旅团长一般是少将军衔,一个齐装满员的旅团大约有7000多人。
此外还可能有混成旅团和特殊兵种的旅团,这里不展开。
每个旅团各设有:
1个旅团司令部;
2个步兵联队(团级)。
3. 联队(团级)
步兵联队长一般是大佐(上校)军衔;炮兵、骑兵、辎重联队长一般是中佐(中校)军衔。
一个齐装满员的联队大约有3500多人。
一个步兵联队下辖:
1个联队指挥部;
3个步兵大队(营级);
2个联队炮兵中队(连级)(其中一个山炮中队,另外一个按需配备);
1个联队反坦克中队(连级);
1个联队通讯中队(连级)。
4. 大队(营级)
步兵大队长一般是少佐(少校)军衔;一个齐装满员的大队大概有1200人左右。
一个步兵大队下辖:
1个大队部;
4个步兵中队(连级);
1个机枪中队(连级)(八挺重机枪);
1个大队炮小队(排级)(步兵小炮);
5. 中队(连级)
步兵中队长一般是大尉(上尉)或者资深中尉军衔;一个齐装满员的中队大概有200多人。
一个步兵中队下辖:
1个中队部(中队是最基本作战单元,包含通信员,司号员等等);
3个步兵小队(排级);
6. 小队(排级)
小队长一般是中尉或者少尉军衔;一个齐装满员的小队大概有60人。
一个步兵小队下辖:
2个步枪小组(班);
1个掷弹筒组(班);
1个轻机枪组(班)。
另外小分队就相当于我们的战斗班了。由伍长和军曹(士官)担任主官。
【了解更多历史知识,点击右上关注。】
年底会不会再次封城?
近日,国内城市天津,上海,内蒙等地疫情小范围反弹,造成民众一定范围的恐慌,有的群众更是开始担忧年底会不会再次出现封城的现象,那么,普通民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忧呢?
我觉得民众担忧的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年关将近,每年的新春佳节是阖家欢乐的季节,2020年我们已经经历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大家内心中都希望,2021年春节能够平安无事,大家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新春佳节。2、2020年春节期间,大家民众经历了居家隔离的特殊日子,在内心中实在不希望2021年还是过一个不能出门的新春佳节。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已经近一年的时间,疫情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并且,疫情现在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档口,国外疫情肆虐,国内疫情零星散发,再加上新冠病毒毒性强,传染隐蔽等特点,给未来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这直接导致大家的担忧恐慌。4、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有许多的患者及医护工作者在疫情中不幸感染去世,这样直面面对死亡的威胁,大家实在是不愿意再体验一下。那么,年底到底会不会再次封城呢?
我觉得大范围封城不会,但是,小范围的封城还是会出现的,我这么认为主要有以下6点原因。
1、冬季气温低,新冠病毒极易存活传播,再加上,新冠病毒毒性强,传播途径广泛,更是极易造成大范围传播。11月24日,在天津第155场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颖揭示海联冷库感染来源为北美猪头。
冷链传播感染已经成为新冠肺炎感染的新途径,国内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态势下,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是,最近疫情小范围反弹,都跟输入的冷链食物有关,如此看来,我们不难得出,新冠病毒极易在低温情况下存活,同时,新冠病毒传播途径变得更加隐蔽,这就为疫情的防控提出新的挑战。
2、国外疫情呈爆发式增长,全球确诊人数不断攀升,中国疫情虽然得到控制,但是随时都有失守的可能国外疫情爆发,尤以美国,印度等国家,每日新增人数更是达到惊人的几万人,这样的一个感染基数,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挑战,有的人可能会说,美国这些国家离我们十万八千里,根本不可能造成威胁,但是,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向我们的周边国家,印度等等国家,疫情同样处于失守态势,在这种恶劣情况下,就给我国疫情防护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
3、接近年关,正是中国新春佳节之际,客流量将增大,人与人接触增多,病毒传播就变快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新春佳节期间,华夏儿女都要回家过年,浩浩荡荡的春运拉开了帷幕,但是,由于新冠病毒到高毒性,高隐蔽性,高传播性,在春运特殊期间,人与人接触增多,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就会直线增高,如果有人感染新冠肺炎的话,就会达到迅速蔓延的情况,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局部小流行。
4、新春佳节之际,国内消耗将增加,无数冷链产品将进入中国市场,这将增加暴露的风险。
年底的时候,春节马上就要到来,大众对冷链食物需求增加,无形中增加了冷链食物感染肺炎的风险。
5、在应对疫情方面我国有了充足的经验,同时也有成熟的核酸检验机制,最大限度限制疫情传播。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已经有了充足的应对经验,尤其在疫情复燃苗头刚出现的时候,我国依靠成熟的核酸检验机制和严格的管控措施,可以从源头上最大限度的阻止疫情扩散传播,正是有这两种法宝,我相信在疫情再次爆发的时候,政府一定可以第一时间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住疫情蔓延传播的。
6、疫苗进行临床实验,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可以紧急注射疫苗,阻挡疫情。我国对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在一些疫情严重的海外国家,政府要员已经成功接种了我国的新冠肺炎疫苗,一些海外国家要员更是大赞中国疫苗事安全有效,如此一来,国人更没有必要担心,在紧急情况下,我们可以紧急接种疫苗,阻断疫情的传播。
总结:疫情虽然在全球疯狂肆虐,但是,在国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疫方针下,疫情一定是可防可控的,同时我们个人一定要注意防护,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注意通风,勤加锻炼,我们坚信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
谈及对日本的深远影响,除了徐福之外,还有鉴真。
鉴真被日本人奉为医药始祖、日本律宗初祖,此外,鉴真还传授了日本人大量关于饮食、酿造等方面的技艺,对日本的影响极其深远,就算当下,日本人的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充斥着“鉴真”的身影,下面一起来看看,鉴真东渡日本,到底从我国带去了什么?
鉴真从小沙弥成长到佛教著名僧人公元688年,扬州佛教盛行,寺庙有30多座,是各地僧人交流佛学的主要城市,而鉴真就出生于扬州。
正因为佛学气息浓厚,鉴真在父亲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公元701年,此时年仅14岁的鉴真,就已经决定在大云寺剃度出家,师傅赐其法号为鉴真。
公元705年,著名弘法传戒僧人道岸来到扬州,在大云寺交流过程中,注意到了跟随智满禅师修行的小沙弥鉴真。
没过多久,鉴真便去光州大苏山拜访道岸,道岸愈发觉得鉴真身具慧根,于是给他授戒。
公元707年,道岸受朝廷相邀,需前去长安弘扬佛法,于是鉴真也跟着道岸一同前去。
公元708年,鉴真在佛教鼎盛的洛阳,真正开始学习佛法,后来到了长安之后,鉴真在道岸的引荐下,更是有幸拜入弘景门下。
佛教派别众多,有天台、法相、华严、密、禅等等,而弘景和道岸都是德高望重的律宗传人,这一脉讲究“内心巩固、止恶兴善”。
鉴真在长安期间,不仅佛学方面的造诣不断提高,他还遍访名僧、博览群书,以至于鉴真还懂得很多医学、建筑、雕塑、绘画等各门类知识。
公元713年,鉴真在学习数年后便回到了扬州,并且开始真正从事宗教社会活动,后来又融合相部宗、东塔宗两派知识,短短几年光景,他就成了江淮一带的有名僧人。
鉴真的日常活动包括宣佛教戒律、建立寺舍、造佛塑像、缝纳袈裟、救济贫病、抄写经卷、度人授戒等,在此过程中,鉴真广收门徒,很快,鉴真在江淮一代的佛学地位越来越高。
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日本的佛教起源大概在6世纪中期,在接受佛学熏陶后,日本对佛学尤为推崇,奈良时期,日本更是以佛学为基础,制定了一系列政治体系,但在众多佛学派系中,律宗显得十分薄弱,不仅律学戒师没几个人,就连受戒制度都很混乱,所以日本佛教决定派僧人前去大唐,希望有律宗名僧前来日本。
公元742年,日本僧人荣叡和普照来到扬州大明寺,他们表达了来意,诚恳希望鉴真能去日本讲律授戒。
鉴真在思考一番后,决定同意前去日本,并且还有21名弟子一同前往,就这样,鉴真开始了坎坷的六次东渡。
第一次东渡
由于当时江浙一带海盗猖獗,朝廷禁止民间私自造船渡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鉴真只能秘密准备东渡事宜。
公元743年,本来一众弟子准备好了船只和食物,马上就要出发东渡了,结果如海被道航质疑佛学造诣不够,不让他去日本弘扬佛法,如海一气之下,将秘密东渡的计划上报给了衙门,并且还说鉴真等人勾结海盗,最后导致船只被官府没收,道航、荣叡、普照等人也被拘禁,第一次东渡计划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东渡
等到官府查清此事后,原先被拘禁的僧人被放了出来,后来经过约4个月的秘密准备,此时已是隆冬,鉴真等人在扬州登船,可惜当船只航行到长江口时,突遭巨浪袭击,船只被毁,各种随行物品散落四处,众人上岸后只能放弃第二次东渡。
第三次东渡
众人花了一个月修船,修理完之后,再次东渡起航,可结果这次遇到了大风,船只停靠在港口,经过一个月的等待,风力逐渐变小,众人扬帆起航,可结果还没几天,船只又触礁了。
不仅各种佛学经卷被海浪卷走,还有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其余活着的人只能游向附近的荒岛,幸亏被附近渔民所救,否则就只能全军覆没了。
第四次东渡
众人得知鉴真在阿育王寺修养后,便慕名而来,同时,鉴真打算第四次东渡的消息也传了出去,考虑到前三次的危险,众多虔诚的信徒,害怕鉴真不幸遇难,所以他们联合起来向官府申诉,后来官府出面软禁了鉴真。
第五次东渡
鉴真被软禁监视了整整3年,3年后,官府认为鉴真已经放弃了东渡计划,所以很多管控也逐渐松懈。
但鉴真东渡的恒心没有任何动摇,这次他们的船只航行到了海南岛,由于物资匮乏,他们下岛休整,结果荣叡和祥彦因劳累过度接连圆寂,这两人的离世,对鉴真来说是一次非常巨大的打击,再加上鉴真长期饱受暑热,身患眼疾的他,最终不幸双目失明,第五次东渡计划只能暂时搁置。
第六次东渡
鉴真双目失明的11年后,他依然没有放弃东渡日本的想法,这次他选择乘坐日本遣唐使的船只东渡,结果途中不幸遭遇暴风,鉴真所乘坐的第二艘船只,幸运的漂到了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至此,鉴真历经无数坎坷后,终于抵达了日本。
鉴真东渡,给日本带去了什么?实际上,鉴真东渡并非鉴真一人,而是一整个僧侣团队,例如其中有擅长烹饪、书法等人,整个团队给日本带去的是唐朝各种先进的文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宝贵的中医药技术
鉴真从大唐带去了很多中草药,例如麻黄、细辛、芍药、附子、远志、黄芪、甘草等等,日本对于中草药的认识较为浅薄,当地基本没什么中药医师,所以失明的鉴真,亲自用手摸、用鼻嗅、用嘴尝等方式,来辨别草药的真伪与质量。
鉴真不仅将这些中医药技术全部传授给日本人,还将净制、切制、炮制、水飞、制霜等炮制学,中药制剂膏、丸、散等的炮制方法也一并传授给他们。
后来鉴真团队将所有关于中医药的知识,都写进《鉴上人秘方》中,鉴真也一举奠定了他在日本医药界的崇高地位,因为鉴真被称为汉方医药始祖,日本之神农。
2.豆腐
僧人长期不吃荤,身体很容易缺乏蛋白质,到了日本的鉴真发现,日本人别说是僧人,就连普通老百姓都缺乏蛋白质,因为当时的日本生产水平落后,老百姓基本都吃些素食,吃肉基本看不见。
于是鉴真用日本黄豆制作出了豆腐,让日本不管老百姓还是僧人,都经常吃些豆腐,以此给身体补充些蛋白质。
时至今日,豆腐依旧是日本人的主要食物,除了豆腐之外,日本现在非常流行的味增(调味料),也是鉴真从大唐带过去的。
3.茶叶
当鉴真抵达日本后,仍然保留着每日饮茶的习惯,再加上日本皇室不断来拜访鉴真,导致这股饮茶的风气,很快由日本皇室,传遍了整个日本上下。
即便如今,日本人还保留着高度重视茶道的习惯。
4.佛学经书
鉴真带过去的佛学物品包括雕白旃檀千手观音像、药师像等大量佛、菩萨雕像绣像;《华严经》、《大佛名经》、《大品般若经》、《法华玄义》等各类佛经;《四分律》六十卷等各类戒律及注疏以及各类珍贵文物和工艺品。
如今鉴真备受争议的是,很多人认为,鉴真把王羲之真迹《丧乱帖》带去了日本,导致如此重要的文物流落海外。
目前王羲之的《丧乱帖》被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关于《丧乱帖》如何流入日本,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日本在公元630~894年,经常派遣使者到大唐来学习各种文化技能,总人数超过5000人,可能是日本的遣唐使将《丧乱帖》带去日本的。
第二种说法是鉴真在第六次东渡时,将《丧乱帖》给带了过去,不过目前这种说法,暂没有确凿证据,所以也不能肯定说是鉴真带过去的。
不管怎样,鉴真团队将先进的文化技术带到了日本,确实促进了日本的发展,对日本的后世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