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安全运行:,共收录 35812 个站点!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问答 > 域名主机

哪家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高通(荷兰如何找服务器)

发布时间:2023-08-26 14:59:04  浏览:
本文目录

荷兰如何找服务器,哪家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高通?

我是科技数码随时答,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国内的芯片公司,哪家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高通?

芯片行业是一个堆技术、堆资金的行业。美国的高通、英特尔、博通等芯片公司都是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才发展成今天的规模。近段时间的中兴通讯被制裁事件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落后就挨打”的残酷事实,对于国产自研芯片有了更多的期待。

华为

目前来说很多人会想到华为会成为未来的高通,确实是这样的,华为最近两年的自研发处理器麒麟970处理器和麒麟980处理器,已经慢慢的跟上了苹果和高通的脚步。

华为的手机基本用的都是自家的海思麒麟芯片。目前的麒麟980芯片是安卓阵营中唯一可以媲美高通骁龙845和三星Exnoys9810的国产芯片,性能强大、AI加身,体验相当出色。

华为也是国内第一家自研芯片的手机公司,多年前通过收购海思公司实现了芯片的自给自足,现在看来眼光也很超前。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和投入,在手机芯片行业,华为是目前国内毫无疑问的老大。期待华为继续扩大投入,做精做大,不仅可以自用,还能照顾国内的其他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友商兄弟。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宣布收购中天微公司,正式进军芯片研发,让国人无比振奋。据阿里巴巴集团CTO张建锋透露,阿里巴巴早在4年前就已经布局国产芯片自研,不得不佩服马云同志超强的眼光和前瞻性。

阿里巴巴进军芯片行业,有其天然的优势。首先当然是资金,马老板不缺钱全世界人民都知道,,阿里市值5000亿美金,可以扛得起芯片领域动辄千亿的投资。其次就是阿里巴巴的强大技术实力,这点不容忽略,并且阿里巴巴的技术实力完全不弱于他们的商业实力,只是在水面以下,大家没察觉而已。阿里巴巴的云计算全球第三,国内当之无愧的老大;阿里的云OS也已经做了将近8年,蓄势待发。在接下来的物联网时代,阿里巴巴也走在了前面,物联网时代离不开芯片的支持,所以阿里巴巴做芯片有优势,更是趋势,阿里肯定会在芯片领域给大家带来很大的惊喜。

紫光

这家低调的公司近几年频频由于大手笔收购进入公众视野。其实紫光一直在默默的研发芯片,紫光的策略是自主创新+国际合作。自主创新就是自主研发,打造国产存储芯片;所谓国际合作基本上就是靠收购了,展讯、新华三都已经进了紫光的口袋。前段时间,紫光集团又重磅抛出了未来10年在芯片投入1000亿美金的宏伟计划,真准备要大干一场了

兆易创新

这家公司目前是国内芯片设计产业的领先者,和华为、中兴、中科院均有一定的联系,而且还有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参与,极有可能成为市值上千亿的芯片上市龙头企业。

公司主要业务为闪存芯片及其衍生产品(代码型闪存芯片NOR Flash 和数据型闪存芯片NAND Flash)、微控制器产品(MCU)的研发、技术支持和销售

主要业务收入来源:公司2017年营业总收入20.2亿元,其中存储芯片占比84.54%,销售收入17亿,微处理器占比15.33%,销售收入大约3亿元

总结

以上几家是最有可能在国产芯片领域做大做强的,无论哪家成为NO.1,我们都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不再受制于人了。个人觉得华为成为国产芯片老大的可能性更大,毕竟华为自研发的处理器,目前已经算是商用了,而且在手机端使用了很久的时间啦!不管是从经验,还是设计,以及工艺方面都算是翘楚。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和观点,欢迎留言发表不同的看法

回答完毕

点赞很容易,评论显真情!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和观点,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或者是更好的答案可以留言,我们互相交流和学习,也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到正在看问题的你

如果华为现在请倪光南来华为搞芯片?

华为有今天的成绩是国人都看到的,世界唯一一个中国真正的民营科技巨头,在当今中国民营企业大家都喜欢称某某品牌巨头称呼某某科技巨头,比如今天的联想,小米,OP等等,这些品牌巨头都非常不错,但跟世界科技巨头这个称呼是挂不上钩的,今天讲到倪光南院士与联想的这档事,其实大家仔细去听柳传志讲,柳传志以不是讲的没有道理,网友们总拿任正非跟柳传来做比较,我们返过来讲在中国民营企业有几个任正非呢,不管今天的小米,OP他们要达到华为的高度可以讲难上加难,要知道中国民营企业刚刚开始大家都缺资金,资金怎么办,只有上市,这个问题就最敏感了,我们讲联想柳传志听了倪光南院士去研发系统,芯片,我敢赌联想国门都出不了,因为什么,半路就会被美国踏死,可能很多朋友讲为什么,因为你越过了美国划下的技术红划,可能很多朋友讲为什么华为冲向世间美国没有踏死华为呢?这还是那句老话,中国民营科技巨头只有华为任正非,因为任正非走了中民营企业想不到的企业体制,因为这种体制刚好躲起来默默研发,以只有这种企业体制可以躲开美国的跟踪,看看今天的华为任正非,柳传志就讲了任正非如果想拥有财富,可以这么讲早就是中国首富了,但是一定不会有华为今天的科技巨头成就,现在的华为太庞大了,以藏不住了,最后讲没有倪光南院士加入华为,华为一定会超过因特尔的,而且很快。

华为有没有能力研究光刻机?

有希望但需要举国之力来支持。自从美国对华为实施芯片禁令后,我们才发现中国的光刻机技术与国外的光刻机技术差的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老美对华为进行芯制裁

在去年,川普还是总统的时候对华为实行了芯片禁令,一时间华为陷入了无芯可用的境地,也让国人知道光刻机一直是卡住中国半导体发展的一道枷锁。

当年,要不是日本的尼康和佳能没有远见卓识怎么能让荷兰阿斯麦成为光刻机的独角兽,目前世界上阿斯麦的光刻机是独一档全世界的台积电、三星和苹果等大厂都是阿斯麦的客户。日本的佳能尼康则占据了世界上中端光刻机市场,而我国的上海微电子装备(SMEE)自产的光刻机则是低端市场,目前上海微电子装备最先进的光刻机可以达到45nm制程。

上海微电子装备的SSX600光刻机

不过,由于国际半导体领域对于中国的封锁,上海微电子装备最为成熟并且可以量产的光刻机还是90nm制程的。

对于光刻机技术来说,90纳米是一个技术台阶;45纳米是一个技术台阶;22纳米是一个技术台阶……90纳米的技术升级到65纳米不难,但是45纳米要比65纳米难多了。所以,现在中国光刻机技术几乎卡在45nm到22nm的这个技术节点上。

华为虽然是我国投入研发最多的科技公司,而且华为的芯片设计可以达到5nm但几乎只能找台积电进行代工,这就好比有了瓷器活但是没有金刚钻。

华为自研麒麟芯片

在美国的制裁后,华为也是成立了自己的光刻机项目组,而且也在国内高薪招聘国内半导体领域的人才。此前就有圈内人士放出消息称华为根据国内目前的光刻机技术已经掌握45nm制程的光刻机制造,并且打算建造45nm的光刻机生产线并且进军28nm。

目前华为研究光刻机有以下三大困境

第一、光刻机关键部件被欧美把持而国内替代品技术水平相差较大。欧美曾经在1996年签署了瓦森纳协议,其协议内容就是对高精尖半导体对华进行限制出口。这份协议说白了就是管制物品和技术出口清单,所有上榜的都是不可以出口给中国的,或者出口过程审批非常艰难。

瓦森纳协议会员国

如此多的会员国,而主要针对国家只有中国。这就是华为目前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一些国外高精尖的光刻机部件没办法采购,而国内的半导体企业生产的光刻机部件在相比较之下差距较大。

不过,国家已经发布了半导体领域发展规划,重点扶持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例如,长春光机所承办研制物镜,科益宏源在光源方面实现了ArF准分子激光光刻技术。目前国内这些半导体企业生产的光刻机部件,仅能够满足45nm的光刻机,想要更进一步就需要国内企业在这些部件上有更大的突破。

光刻机的光源系统

EUV的核心技术集中在三大领域:顶级的光源(激光系统)、高精度的镜头(物镜系统)、精密仪器制造技术(工作台),这三大领域中镜头几乎被德国的蔡司全部占领只有一小部分份额分给了日本的尼康和佳能,光源方面被美国企业垄断,目前国内在光源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科益宏源,工作台也是被欧洲企业垄断,国内是让清华研创然后交给华卓进行量产。虽然在国内都能够找到替代品,但是在质量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全球光刻机被三家公司瓜分,高端市场ASML一家独大

第二、关键技术被垄断,国内技术人才匮乏。光刻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其中涉及到的领域很多,包括了系统集成、精密光学、精密的物料传输和高精度微环境控制等高精尖领域。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技术人才比较稀少,或者说很多高校压根培训不了这些专业。

最直接的就是目前国内关于EUV的关键技术就是空白的,大多国内光刻机只是停留在DUV,好比两个人爬楼比赛,国外做的是电梯已经走到高层了,而中国在爬楼层而且是刚起步。

EUV光刻机世界最先进光刻机

很多光刻机领域的高精尖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是被瓦森纳协议国垄断者,目前国内的水平比较成熟的是后道光刻机,要知道后道光刻机只是封装光刻机而前道光刻机才是芯片光刻机。

所以,华为想要在光刻机领域能够有所突破必须在前道光刻机领域有所研究,否则后道光刻机不满足当下的需求,当然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只能一步一个台阶往上研究。

第三、整合国内现有半导体资源,形成半导体产业链。国内的半导体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发展缓慢,一是国外对国内的技术封锁,二是国内使用国外产品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性导致自身发展缓慢。

半导体行业

而光刻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需要半导体行业全部参与进来,这就需要华为要整合国内相关半导体行业,形成产业链这样才能研究出光刻机并且形成量产。

当然,华为是国内芯片领域研究的领军者,华为承载的是所有中国的半导体之梦,国家也会出面进行帮助的,所以华为并不孤单。

总结一下

华为自研光刻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因为国际封锁和国内半导体产业不太成熟的情况下,华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所突破。

以目前的情况,我认为华为应该在某些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然后利用专利进行技术的交换才是最适合的就像华为的5G一样。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来讨论。

中国的光刻机技术和荷兰的光刻机技术?

国产光刻机和荷兰光刻机之间的技术比较,归根结底还是上海微电子和ASML之间的技术比较。

上海微电子是国内最先进的光刻机厂商,这家公司目前能生产的最高端光刻机工艺达到90nm。前段时间上海微电子向昆山同兴达出货了两台SEMM光刻机,这再一次奠定了上海微电子在国产光刻机领域领先地位。

和荷兰ASML相比,上海微电子哦光刻机就显得有些‘小儿科’了。据悉,ASML是全球唯一一家可以生产EUV光刻机的厂商,这种EUV光刻机是生产7nm以下工艺的关键设备。没有这些设备,台积电、三星等芯片代工厂商都无法生产7nm以下的高端芯片。

而在高端DUV光刻机领域,ASML也给全球各大芯片代工厂商供应光刻机。诸如我国的中芯国际、台积电、韩国三星都从ASML采购了大量的高端DUV光刻机。

由此可见,上海微电子和ASML的技术差距较大,二者并不在一个量级上。

那么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技术和ASML的光刻机技术,其关键点区别在哪呢?

1,上下游供应链技术的区别

有的人认为供应链技术不输于厂家的技术,对于这种说法我认为是不准确的。供应链企业愿意把产品授权给厂商使用,那么这就是厂商技术的一部分。

在光刻机领域,ASML获得的供应链技术应该是全球最多的。以一台EUV光刻机为例,这种光刻机有13个系统,3万多个分件,超过10个零部件,涉及的供应商超过5000家。

这5000家企业在各自的细分领域都称得上标杆,比如蔡司的镜头,cymer的光源等。反观上海微电子的供应链技术就落后不少,比如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镜头来源于茂莱光学,光源系统来源于福晶科技,和蔡司、cymer相比,这两家公司的镜头、光源系统要有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2,在管理机制方面,ASML全球领先

很多人认为管理机制算不上技术,其实这种说法有些片面。殊不知很多高科技公司在全球招纳管理人,以此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

ASML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光刻机零部件采购、零部件打磨、系统分工、质量控制、技术支持等方面已经非常完善。

同样的一台光刻机生产,因为ASML出色的管理机制,它能在更快的时间生产出来,并且ASML生产的光刻机良品率、质量都要超过友商不少。试问这样的生产效率。有哪家光刻机厂商能与之竞争?!

3,ASML的技术积累更为深厚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刻机生产厂商,ASML积累了几千项专利技术,比如极紫外线光刻,这种技术只有ASML掌握,基于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光刻机也称之为EUV光刻机。比如双重曝光技术,在这种技术的加持下,ASML的光刻机可以生产工艺制程更低的芯片。

而在光刻机组装方面,ASM的组装技术也是世界一流。据悉,ASML已经解决了5nm的EUV光刻机组装过程中的透镜、光源、能量控制器等零部件的组装过程并能让这些零部件正常运转。

而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组装技术还停留在90nm水准,二者差距不可谓不大。

4,ASML能生产各类光刻机,而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还未达到28nm水准

按照光刻机的光源系统来分类,光刻机可分为EUV光刻机、ArF光刻机、KrF光刻机、I—Line光刻机。ASML是全球少有的能够生产所有种类的光刻机厂商,特别是EUV光刻机全球仅有ASML能够生产。

而上海微电子生产的光刻机只是最低端的光刻机,工艺制程在90nm水准。据悉,今年3月上海微电子向昆山同兴达交付了两台SEMM光刻机,这种光刻机的工艺水准仅为180nm,而ASML的5nm光刻机相差好几个代差。

虽然有消息表明上海微电子已经研发28nm光刻机,但这种光刻机并未得到验证,离量产上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5,虽然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技术和ASML相差甚远,但国内供应商也在努力,多项技术实现突破

客观的讲,在光刻机技术上,我国的上海微电子是远不如荷兰ASML的,即便是日本的尼康、佳能,上海微电子都相差甚远。所以拿上海微电子和ASML进行比较,这有些欺负人。

当然了,我国发展光刻机时间较短、技术积累薄弱、国际环境也一般,因此上海微电子都光刻机技术不如ASML、尼康、佳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即便如此,我国的半导体厂商也没有气馁,反而是奋发向上,在光刻机技术上实现多项突破。

据悉,哈工大团队已经研发出的超高速精密激光干涉仪,这款设备将为我国研发28nm光刻机提供技术支持,为7nm光刻机的研制提供技术储备。

而在光刻胶方面,国内的南大光电生产的ArF光刻胶也得到了下游合作伙伴的验证,这种光刻胶覆盖了28nm—90nm光刻机、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为国产28nm光刻机、芯片的研发生产提供材料支持。

可以这样说,我国在光刻机技术的进展位居世界前列,即便是老美也难以项背。

6,写在最后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光刻机技术和荷兰光刻机技术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供应链技术方面,荷兰ASML可以获取更多的技术支撑。

第二,荷兰ASML在管理机制上更成熟,生产的光刻机质量更好,良品率更高。

第三,荷兰ASML拥有全球第一的光刻机组装技术、EUV技术。

第四,荷兰ASML能生产各大类的光刻机,而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还停留在90nm水准。

虽然我国的上海微电子光刻机技术和荷兰ASML光刻机技术有不小的差距,但我国半导体厂商在不懈奋斗,实现光刻机技术的多项突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产光刻机技术会追上荷兰,实现光刻机的独立自主研发。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腾讯最大股东Naspers上市了?

2000年,马化腾带着腾讯寻求融资,却四下碰壁,就要山穷水尽。

虽然当时腾讯已经拿到IDG和盈科融资,但融资所得资金差不多全部用在服务器添置上,用户急剧增加,盈利却遥遥无期。

全中国没有一个人愿意买腾讯的股份,没有人意识到“流量”的重要性。

Naspers救腾讯于水火

在互联网泡沫时期的2001年,一个美国人称是南非MIH(Naspers子公司)中国业务部副总裁找到腾讯办公地点,投资3400万美元,救腾讯于水火之中。

截止目前,Naspers持有腾讯控股31%的股权,股权价值从当年3400万美元升到13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000多亿,投资收益超4000倍。

最近Naspers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约1100亿美元上下,虽然身为腾讯大股东,但腾讯3.28万亿元的市值已经远远地吊打了Naspers的市值,Naspers开盘价从58.7欧上升到76欧成为该证劵市场的第三大上市公司。

Naspers一如既往地支持腾讯

马化腾曾经表过态,大股东Naspers,十八年如一日地支持腾讯,可见Naspers作为外国资本见证了腾讯的成长,也间接推动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正因为投资了腾讯,Naspers成为了VC界的传奇,同时Naspers赚得盆满钵满,即便减持了2%的腾讯股份,这2%也能赚100亿美元。

反思:为什么当时没有国内资本投资腾讯

在为腾讯大股东Naspers上市值得庆贺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国内没有Naspers这样的公司坚定地投资扶持当时的腾讯发展起来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是当时我们国内的网络发展大潮晚于比国外,这些投资机构深知在中国这样14亿人口的市场,互联网企业蕴含着巨大的机会,大胆下注。

二是我们国内资本缺乏耐心及前瞻性,在当时环境下,没有国内资本愿意投一家看不到盈利的企业。当时李泽楷的盈科中途卖出腾讯股份亦是如此,快进快出,没有想过长期持有,耐心等待它开花结果。

如今互联网的风口已慢慢过去,Naspers这样的公司怎么去发掘下一个腾讯,是留给他们的未知探索,但腾讯不可多得。

文章来自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