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知识产权chn域名亮相(智能dns是什么)
智能dns是什么,我国自主知识产权chn域名亮相?
严重更正:CHN不是互联网根域名服务器 而是中国自己搭建物联网中的根域名服务器
先别高潮——CHN是物联网使用的域名,和我们习惯使用的互联网无关。
下图中的“全球第二套互联网”标语,已经说明了CHN和互联网无关,只是第二套互联网——物联网的根域名。
看了下图,你就知道:
CHN域名,其实就是中国自己建设的物联网和互联网连接的网关(域名解析和数据进出口)
简单说,CHN就是自建局域网中的域名服务器而已,和我们自己组建的局域网中的交换机没有什么不同。
根据报道,这个物联网平台得到5亿元的融资:
“在大会现场,该平台完成了总计5亿元的A+轮融资签约,用于建设我国333个地级市物联网中枢站。其后续B轮融资将建成我国2800个云计算县级中心和4万个街道/乡镇物联网技术中心。C轮或IPO融资将建成我国56万个社区/村级物联网服务站。服务站兼具物联网机房、物联网营业厅、新电商线下站等三重职能。”
简单说,就是花5亿元组建局域网。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分布式限流解决方法?
分布式限流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解决:
1. 令牌桶算法:对于每个服务节点,定义一个固定容量的令牌桶,每来一个请求就需要消耗一个令牌。当令牌数用尽时,服务节点就会拒绝请求。每个令牌的过期时间有限,当过期后重新生成令牌。
2. 面向流量的智能DNS解析:可以采用国内云计算厂商的DNS解析功能,通过配置流量划分和负载均衡等技术对请求进行限制,较为简单有效且易于使用。
3. Hystrix限流:分布式系统中,可以使用Netflix的Hystrix作为限流服务,并结合断路器、熔断、降级等策略,避免请求过多导致系统崩溃。
4. 第三方服务限流:还可以使用第三方的服务,如阿里云API网关等,来对请求进行限流控制。
总之,分布式系统中实现限流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方案,选择合适的方案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和场景进行选择。
负载均衡是什么?
负载均衡的五种策略是什么?实行负载均衡的目的就是让请求到达不同的服务器上。一次请求到服务器之间,有那么多环节,因此可以实现的方法也有很多种。
负载均衡的五种策略:
1.轮询(默认)每个请求按时间顺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如果后端服务器down掉,能自动剔除。2、指定权重,指定轮询几率,weight和访问比率成正比,用于后端服务器性能不均的情况。3、IP绑定 ip_hash,每个请求按访问ip的hash结果分配,这样每个访客固定访问一个后端服务器,可以解决session的问题。4、fair(第三方)按后端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来分配请求,响应时间短的优先分配。5、url_hash(第三方)按访问url的hash结果来分配请求,使每个url定向到同一个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为缓存时比较有效。
负载均衡实现的方法:
HTTP重定向负载均衡
HTTP重定向负载均衡有一台重定向服务器,它也是一台普通的服务器,其唯一的功能就是根据用户的HTTP请求计算一台应用集群中服务器的地址,并将此地址写入HTTP重定向响应中返回给用户。这种方案实现起来简单,但是需要浏览器请求两次服务器才能完成。并且重定向服务器很容易编程瓶颈,因为一次重定向返回的过程,也是一次标准HTTP请求,如果集群内有10台机器,那HTTP重定向服务器的流量将是应用服务器的10倍,如果有100台估计就宕机了,所以伸缩性能受到了很大限制。使用302响应码重定向不利于网站SEO。
DNS域名解析负载均衡
这是利用DNS处理域名解析请求的同时进行负载均衡处理的一种方案。在DNS中配置多个A记录,每次域名解析请求都会根据负载均衡算法计算一个不同的IP地址返回。DNS域名解析负载均衡的优点是将负载均衡的工作转交给DNS,省掉了网站管理维护负载均衡服务器的麻烦,同时还可以使用智能DNS可以基于地理位置或者ISP来做域名解析,用户将会得到距离最近或者速度最快的一个服务器地址,这样可以加快用户的访问速度,改善性能。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很大的缺点,DNS是多级解析,每一级都会缓存DNS记录,如果某个服务器变动了,DNS记录更新的时间将会很长,这个速度取决于域名服务商。一般大型网站都会使用DNS域名解析,利用域名解析作为一级负载均衡手段。你可以使用 dig <域名> 的方法查看某个域名的A记录,你会发现很多网站会有多条A记录。
反向代理负载均衡
这种方法就是使用反向代理服务器,它一般在web服务器前面,这个位置也正好是负载均衡服务器的位置,所以大多数反向代理服务器同时也提供负载均衡的功能。由于web服务器不直接对外提供访问,因此web服务器不需要使用外部IP,而反向代理服务器则需要配置双网卡和内部外部两套IP地址。反向代理服务器转发请求是在HTTP协议层面,因此也叫应用层负载均衡,由于应用层在七层网络模型中的第七层,所以一般也称为七层负载均衡。优点就是和反向代理功服务器功能集成在一起,部署简单。缺点是反向代理服务器是所有请求和响应的中转站,其性能可能会成为瓶颈。网络层负载均衡这种方法是在网络层通过修改请求目标地址进行负载均衡,网络层在七层网络层模型的第四层,所以也叫做四层负载均衡,也叫做IP层负载均衡。请求达到负载均衡服务器后,由负载均衡服务器在操作系统内核进程获取网络数据包,根据负载均衡算法得到一台真实web服务器的地址,然后修改请求的目的地址到这台真实的web服务器地址,等到web服务器处理完成后,响应数据包回到负载均衡服务器,再将数据包源地址修改为自身的IP(负载均衡服务器的IP)地址发送给用户浏览器这里关键在于真实无力web服务器响应数据包如何返回给负载均衡服务器。一种是源地址转换(SNAT),第二种是负载均衡服务器作为网关服务器。网络层的负载均衡在内核进程完成数据转发,有更好的性能。但是由于响应请求的流量要经过负载均衡服务器,容易成为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