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交换标准包括(标准互联以前叫什么)
标准互联以前叫什么,信息交换标准包括?
国际标准分类中,信息交换业务涉及到信息技术应用、运输、信息学、出版、电信系统、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电信业务、应用、开放系统互连(OSI)、网络、音频、视频和视听工程、移动业务、无线通信、电信设备用部件和附件、接口和互连设备、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信息交换业务涉及到计算机应用、、社会公共安全综合、电子计算机应用、图书馆、档案、文献与情报工作、通信网技术体制、通信网结构、货运、通信网编号、信号、接续、数据通信、计算机开放与系统互连、通信网综合、通信网设备互通技术要求和通信网接口、数据通信设备、各种通信业务服务、数据媒体、无线电通信设备、信息传输指标、金融、保险、信息处理技术综合、电话通信设备、传真电报设备。
金融标准是什么?
金融标准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技术支撑,是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标准是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条件;是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是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内在要求;是金融主管部门进行行业管理、质量监督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整合引导社会资源、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
osi分为哪两个部分?
OSI参考模型:
一、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联模型。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即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在这一框架下进一步详细规定了每一层的功能,以实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互操作性和应用的可移植性。
二、各层功能:
1、物理层: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它主要关心的是通过物理链路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传送比特流,物理链路可能是铜线、卫星、微波或其他的通讯媒介。物理层关心的是链路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的,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数据帧中包含物理地址(又称MAC地址)、控制码、数据及校验码等信息。该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转换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数据链路层还要协调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速率,即进行流量控制,以防止接收方因来不及处理发送方来的高速数据而导致缓冲器溢出及线路阻塞。
3、网络层:网络层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的,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组。该层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即通过路径选择算法(路由)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为避免通信子网中出现过多的数据包而造成网络阻塞,需要对流入的数据包数量进行控制(拥塞控制)。当数据包要跨越多个通信子网才能到达目的地时,还要解决网际互连的问题。
4、传输层:传输层的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该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使高层用户看到的只是在两个传输实体间的一条主机到主机的、可由用户控制和设定的、可靠的数据通路。传输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段或报文。
5、会话层:会话层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对话),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会话层得名的原因是它很类似于两个实体间的会话概念。例如,一个交互的用户会话以登录到计算机开始,以注销结束。
6、表示层:表示层处理流经结点的数据编码的表示方式问题,以保证一个系统应用层发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统的应用层读出。如果必要,该层可提供一种标准表示形式,用于将计算机内部的多种数据表示格式转换成网络通信中采用的标准表示形式。数据压缩和加密也是表示层可提供的转换功能之一。
7、应用层: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该层通过应用程序来完成网络用户的应用需求,如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