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安全运行:,共收录 35812 个站点!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问答 > SEO

做京东便利店还是天猫小店(万网一般指什么选择题)

发布时间:2023-09-04 14:38:43  浏览:
本文目录

万网一般指什么选择题,做京东便利店还是天猫小店?

2017年以来,“新零售”不约而同的成为阿里、京东、小米等电商巨头的嘴边词,其中尤以京东便利店、天猫小店关注度最高。

作为本钱不多,又想创业的普通人,如何把握机会,赶上“新零售”的风口呢?

正巧最近小金也对这方面感兴趣,整理一下我收集到的信息,跟大家探讨。

开店门槛与成本对比

不论是京东,还是天猫,他们要做的实际上是改变和整合现有的小卖部、小型便利店,目前处于推广初期,为了争取更多店源,门槛整体都不算高。

更新了目前的最新信息,我做了个表格,便于大家直观比较:

整体分析

京东方面:

1、成本优势:加入京东便利店的好处是:成本低,0技术费、0盟费,只需要最低1万元的质保金即可。

2、供货范围优势:目前天猫只覆盖8个省市,但京东直接覆盖几乎全国,而且主打潜在需求大的农村市场。

3、供货速度优势:京东的自有物流是电商中效率最高的,而且做得比较专注,因此京东便利店供货速度相对较快,仓储在大多数情况下较全。

不足:

据目前很多朋友的反映,京东开店审核时间正在变慢,而且对于店家后续的维护支持也做得一般。这种加盟的便利店,比较考验的是对方地勤人员对店铺的后续支持,如果你开店之后个把月都见不着地勤,那对方的服务存在较大缺陷。

天猫方面:

1、服务优势:承诺给店铺48小时售后服务支持,问题排查与解决速度快,体验好于京东。

2、赊账优势:天猫的赊账周期至少一个月,安排好时间的话可长达50天以上,这尤其对于新开的天猫小店是非常好的先期支持。

3、盈利优势:虽然京东便利店支持“代下单佣金”,但在网购早已普及的当下,这项业务的需求和盈利能力比较有限,相对的,天猫对特色货品和鲜食货品的销售,不仅利润比其它商品更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也更强,这种展示柜还能起到吸引顾客、导流的作用。

不足:

天猫小店初期投入比京东高,但实际算下来,这种额外投入占成本的比例也并不太大,基本就多一个3999元的技术费。

另外,天猫对店铺面积及地理位置的要求上,门槛也比京东高些。

综合了正在开店的朋友的观点:大多数店主认为,如果你是3线以上城市,尤其是天猫小店物流覆盖的城市,天猫小店的利润应该高于京东。

如果您处于三线以下城市,小型的夫妻店,更适合改造成京东。

单纯从便利店的口碑来看,天猫小店要略好于京东(通过论坛与朋友询问)。

其实个人认为,没有绝对好的便利店,每个人所处的城市、甚至周边环境不同。即便是阿里的总部杭州,也未必天猫一定好于京东。

根据自己的预算、所处地理环境、经营情况综合考虑,小成本不断试错,及时修正经营策略,才是持续盈利的关键。

张旭豪是棋子还是附庸?

与传言一样,百度外卖和饿了么走到了一起。

从之前合并的新闻稿套路一样,内容一如以往合并之后两个品牌独立运营,团队保持不变这样的句式,但明眼人都知道,合并永远都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结局,只是这个ending早到还是晚到的时间问题,可以预计在外卖市场3进2的晋级赛中百度外卖率先掉队。

百度外卖因为百度的战略从O2O向AI转型,彻底成为了战略淘品。当然,接盘百度外卖的也从顺丰到了饿了么。

百度外卖是战略牺牲品

饿了么是外卖市场最早的玩家,2008年,还在上大学的张旭豪和几个小伙伴开始了寝室的创业。

只不过在最初的五年,饿了么依然如同乔布斯车库创业一般缓慢发展,2013年阿里推出了淘点点,已经创业进入第五个年头的张旭豪终于等来了第一个big problem。

张旭豪跑去问经纬创投的创始合伙人张颖,阿里来了该怎么办,张颖的回答就是,“风口到了”。

当然,淘点点的发展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如预料的发展,结局就是消失在阿里的版图中。时间来带2014年,美团外卖、百度外卖开始进入外卖配送市场。

这就是最终外卖市场“三国杀”的最初版本,只是当时的很多配角都已经在竞争中被合并甚至倒闭。

外卖的竞争除了扩张,首当其冲的就是市场的补贴,这就牵涉到资本在背后的推动。

饿了么也成为了外卖团队中资本最关注的团队之一,腾讯、京东、大众点评、红杉等都在几轮投资中参与其中,这对于大学生创业团队而言大大超过了创业的预期。

只不过,饿了么没有预估到自己的竞争对手美团外卖的实力。依靠美团早期积累的线下餐饮商家的规模和扩张的城市规模,在短时间内成为了饿了么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彼时,因为百度全面向O2O进军的号角也推动了百度外卖作为箭头开始投入重金。

只是,时过境迁,百度战略的调整让O2O成为了牺牲品,更重要的是O2O的战场需要的时间和资金大大超过了百度的预计,还有资本市场的悲观表态,让百度在O2O的战略的生存周期并不长。

于是乎,百度外卖和整个O2O战略变成了非必需品,相反,这一边阿里重金重启口碑,急需找到新资金的饿了么自然成为了最佳选择。

阿里除了向饿了么投入资金,更开放了旗下的核心资源让饿了么在外卖这场资源消耗战中存活下来。

在早前的报道来看,想要买下百度外卖的还有顺丰,只是这个传言最终不了了之了。

2016年的下半年,“资本寒冬”渴望独立发展的百度外卖渴望在资本市场获得20亿美元估值的融资,只是残酷的资本并不埋单。不得不面临出售的局面。

只是,从顺丰到饿了么,这个周期变化,拖得时间并不长,百度外卖的卖身计划并没有改变,变化只是价格问题。最终,在阿里的助攻下,饿了么成为了接盘者。

重注饿了么 亲爹是谁?

在谈张旭豪的饿了么和阿里牵手之前不得不谈到他们的共同的对手美团。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饿了么和阿里走到一起颇符合这一规律。

不久之前,美团创始人王兴曾公开表示,从竞争角度而言,阿里能更有底线会更值得尊敬。这也彻底把美团与阿里的矛盾摆上台面。

当然,王兴的一番表态作为直接竞争对手和阿里系的张旭豪自然要跳出来。他表示,今天阿里持有任何公司的股票,如何处置这些股票是它作为股东的权利,你没处理好与股东的关系是你自己的问题。

王兴和张旭豪的渊源绝不局限在为各自阵营站队那么简单,早在美团外卖上线之初,王兴甚至去上海拜访同为“大学生创业”的上海代表张旭豪,意图很明显就是希望收购饿了么。

从日后张旭豪的采访来看,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合并。从资本方的消息来看,失败的原因肯定是“钱”的问题,没有谈拢。

从这之后,美团外卖大势进攻,利用在线下餐饮的覆盖快速成为外卖市场的重要力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外卖市场的领先位置。

彼时,外卖市场主要玩家更是超过了5家以上,淘点点、生活半径、到家美食会、美食送、百度外卖、美团外卖、饿了么等。

当然,整个O2O市场的变化推动了合并和竞争的升级,市场的玩家越来越少,而时间来到2015年,那被称为“合并年”的日子。

2015年10月,美团和大众点评走在了一起,而饿了么的股东腾讯一手推动了这次合并。而饿了么一度被传加入到这次合并中,让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又联系到了一起。

张旭豪拒绝了,华兴资本的CEO包凡此前在饿了么和美团合并的传言时曾表示,对于张旭豪而言,独立几乎是必然的选择,跟价格无关。因为张旭豪总是会选择自己来掌控公司命运。王兴当然也是如此。

性格使然,让两个极具掌控欲的京沪80后大学生创业者没有选择走到一起。

在2015年,张旭豪在一次活动中称,大众点评被美团合并了,代表上海创业的互联网公司又“失去”了一家,“为什么我们要被合并,难道就不能上海公司合并北京的吗?”张旭豪反问道。同时,他在表述中也流露出对于外界传言美团外卖合并自己的不满。

两年过去了,张旭豪气话成真了,只是配角从美团外卖换成了百度外卖。但是,这两年饿了么的背后股东也彻底换了个——阿里系重金注入,让这家曾经获得腾讯、京东等巨头投资的公司又换了一个巨头作为靠山。当然,经过阿里两轮重注之后,其他股东的占比下降或者已退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阿里再度投重金给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除了看到百度的资源之外,更希望饿了么能成为阿里在O2O业务上的重要出口。另外,除了资金之外,阿里系的资源对于饿了么都是毫无保留的支持。

这个略带书生气的“大学生创业者”张旭豪能给阿里带来满意的成果呢?用张旭豪自己的话来分析,“这不在于股份多少,投资人的话语权怎么样,还是看你自身有没有抓住时代的机遇,有没有创造了价值。”

在阿里不断加持之后,外界传言饿了么在完成新一轮10亿美金阿里注资之后,张旭豪的持股份额可能降至2%,虽然目前并无数据考证,只是,在这场战争中,创始人如果率先失去控制权,那可能真的只是资本的棋子,又该怎么办呢?

张旭豪的考验到了

张旭豪头顶大学生创业、80后创业者的头衔。从往常张旭豪几次亮相来看,总被冠以枭雄的头衔,更因为不惧怕得罪人的发言,总让外界对他有一些距离感。

同时,作为阿里的O2O的重要棋子,饿了么的战略作用更凸显张旭豪的关键性。

在张旭豪之前,与阿里系合作的创业者很多,结局各不相同,俞永福携UC团队加入阿里也是少有的案例之一,高德、优酷等在并购之后却都退出了。张旭豪迟早会面临这样的选择。

成为巨头的棋子还是附庸,在这场外卖的战役中,饿了么已经成为了阿里最直接的冲锋队,未来仅剩两家的局面下,最终的结局可能完全仰仗资本的判断了。

过去,阿里和腾讯都有扶持一个品类的优秀创业者的习惯。这是巨头的优势,往往用创业者无法拒绝的钱和资源吸引创业者。

王兴在腾讯和阿里之间选择了前者,这可能是王兴不得不做的选择题,在他之前程维已经做了同一样的选择。

张旭豪抛弃了腾讯选择了阿里。在疯狂的市场补贴、扩张需要庞大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阿里是饿了么的终局,可能也是张旭豪的终局。

那么问题来了,在连续两轮巨额注资之后,张旭豪在饿了么的股份还剩多少呢?坊间传言,股份被稀释到2% 的他,是否想上市之前的刘强东一样牢牢控制住了公司的控制权?又或者如同马云一样,依靠个位数百分比的持股控制阿里这艘巨轮呢?

这些都是未知数。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外卖双雄的总决赛很快就要开始了。希望,张旭豪不要率先出局。

    本页关键词:
文章来自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联系站长删除!